近日,一辆载有进口光刻胶的冷链运输车驶入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厂区。这批价值21.3万元的关键原料,作为湖北省首票适用“白名单”管理制度快速验放的危化品,从申报到放行仅用时15分钟。“通关速度超乎想象,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我们的生产线也更有保障了!”企业物流负责人尹丽娟抚摸着刚卸货的光刻胶包装箱,难掩喜悦。
这一幕,是海关新政赋能产业链发展的缩影,更是武汉海关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服务企业发展的生动写照。在“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这里聚集着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和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业集群。随着“光芯屏端网”产业快速发展,像天马微电子这样的企业对进口光刻胶、防反射薄膜生成液等温敏原料的需求持续攀升。今年1—5月,武昌海关共监管进口光刻胶等危化品478批次,货值5.4亿元。
“光刻胶是我们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原材料,通关效率直接影响我们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一次“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专题座谈会上,天马微电子物流负责人尹丽娟的发言引起海关重视。经调研发现,辖区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样面临原料进口量激增问题。
企有所呼,关有所应。武汉海关迅速组建专班,按照海关总署部署全面推进“白名单”制度落地,深入12家危化品进出口企业,逐一核查安全生产资质、危化品管理体系、近三年进出口合规记录等关键指标,量身定制《申报指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多轮培训辅导。同时,召开专题会研究企业亮点和优势,撰写推荐意见。最终,9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顺利纳入首批“白名单”。
制度红利立竿见影。列入“白名单”的企业享受“两降两优先”便利:降低查验比例、降低抽检频次,优先适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模式,优先安排属地查检。“现在九成以上的货物实现‘即到即检即放’,海关属地查检时间压缩90%。”报关员刘雯君展示着手机上的“单一窗口”记录:7月7日申报的3批防反射薄膜生成液,从企业端提交电子数据到海关放行,全程仅耗时6分钟。
“这不仅是通关速度的提升,更是产业链安全的重要保障。”武汉海关隶属武昌海关查检科科长王敬伟表示。如今,随着“白名单”制度持续深化,更多高新技术企业正感受着海关改革带来的“加速度”,为“中国光谷”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汉海关开通“四风”举报投诉电话,建立学习教育专门意见建议反馈渠道,梳理12360服务热线关于作风建设的投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及“限时办结制”,把海关窗口打造成联系服务企业的暖心纽带,关区“好差评”满意度保持100%。持续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帮助长江存储、华星光电等省内重点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百余项;搭建“智慧资质管理”场景便利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各类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优化“空空中转”模式增强湖北航空货运枢纽功能,鄂州花湖机场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3.1倍。出台19条高含金量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新措施,助推外贸延续高增长态势,2025年1—5月,湖北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9%。
股票配资怎么赚钱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