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侯祥家 通讯员 祝晶晶 青岛报道
“太方便了!不用专门请假跑法院,在办公室就能参加庭审,省时、省力又省钱!”近日,一起纠纷通过即墨法院蓝村法庭新建的互联网审判庭圆满化解,当事人对此由衷赞叹。今年以来,蓝村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线上云法庭+线下工作站”双轨并行的“两站融合”解纷模式。自7月22日全新升级的互联网审判庭启用以来,已成功化解纠纷25件,高效解纷成效初显。
“云端”破解异地诉讼难题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当事人邹某因长期在外地出差无法到庭。鉴于案情清晰、证据明确,蓝村法庭决定在新启用的互联网审判庭运用“云庭”APP进行审理,为当事人提供“线上解纷”服务。“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法官面对着正前方的高清电子屏,引导“云端”的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陈述。法官能清晰地听到双方意见,整个庭审过程顺畅有序。最终,法庭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依法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不到1小时,搭乘“云法庭”,该起纠纷便得以化解,双方当事人对这种便捷高效的庭审方式都感到满意。
科技赋能让司法效率“加速跑”“云法庭”的应用,不仅免去了当事人的奔波之苦,节约了诉讼成本,更显著提升了审判效率与质量:高清音视频实时传输,让法官能更细致观察当事人情绪状态,有助于精准把握案件事实;当事人可在线质证,上传的证据材料自动生成电子卷宗,且支持标注、放大、旋转等操作,较传统纸质证据交换效率提升50%以上;庭审笔录实时生成并同步展示,配合电子签名功能,确保了流程便捷与记录的准确、完整。多重优势叠加,推动案件审理周期明显缩短,审判效率实现跃升。青岛中院委派专业工程师多次到庭指导,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审判庭效能。
近年来,即墨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积极构建多元化、便捷化的司法服务新格局。蓝村法庭作为法院服务基层的前沿阵地,深入践行这一理念:打造社区“工作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诉讼服务;打造线上“云法庭”,有效破解异地诉讼难题;还因地制宜推出了“夜间法庭”等特色服务,通过灵活安排庭审时间,有效解决了部分当事人“上班时间没空开庭、休息时间无处诉讼”的实际困难。法庭构建起“线上+线下”“白天+夜晚”的全天候、立体化诉讼服务体系,让司法为民的触角延伸得更深更广。即墨法院将持续优化“互联网+社区”联动解纷模式,不断完善智慧审判功能,拓展更多便民服务场景,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股票配资怎么赚钱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